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,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导航、导游、导览和导购(简称“四导”)四个基本功能。导航将位置服务(LBS)加入旅游信息中,让旅游者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。确定位置有许多种方法,智慧旅游城市,如GPS导航、WiFi定位、RFID定位、**定位等等,智慧旅游,未来还有图象识别定位。其中,GPS导航和RFID定位能获得精准的位置。但RFID定位需要布设很多识别器,也需要在移动终端上(如手机)安装RFID芯片,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。GPS导航应用则要简单得多。一般智能手机上都有GPS导航模块,如果用外接的蓝牙、USB接口的GPS导航模块,就可以让笔记本电脑、上网本和平板电脑具备导航功能,个别电脑甚至内置有GPS导航模块。GPS导航模块接入电脑,可以将互联网和GPS导航**地结合起来,进行移动互联网导航。
2009年,温总在无锡提出“感知中国”,拉开了我国物联网建设的新局面。将各种感知设备和识别设备获得的位置、温度、味道、重力、声音、压力、文字、图象、数量等等信息通过网络传递,并由处理中心进行加工、分析和控制,构成了物联网。由通信网、互联网、物联网构成了泛在网。泛在网实现了人与人、人与物、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,例如人与人之间的通信、短信息、电子邮件、聊天,以及共享信息的社区、博客等等;人与物之间的位置、温度、声音等感知和网络预订、支付、远程控制等等;物与物之间的自动控制、报警、银行结算等等。旅游利用物联网/泛在网可以知道位置、知道旅游资源的特征的信息、知道哪儿拥挤、哪儿有停车位;可以网上预订、网上支付;可以使用完全无纸化的车、船和门票;可以与家人、同学、同事、朋友、队友、团友、旅友分享旅游乐趣;可以在外了解和控制家居;等等。物联网中被旅游使用较普遍的恐怕是GPS、RFID/NFC等传感器设备,将用来确定位置、数据交换、确认身份、移动支付,甚至可以开启宾馆的智能门锁。
2009年,我国发放了3张3G移动通信牌照,3G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。3G的推出,较大的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,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,其上行和下行速度媲美桌面电脑,智慧旅游是什么,也推动了上网本和智能手机的销量。我国将很快推出4G,使得移动互联网的速度是3G的几十倍,甚至在高速运动中也能上网。届时,覆盖范围更广、运行速度更快的移动通信网络将彻底实现随时随地上网。人们只需要一个小型的上网终端,如智能手机,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获取和使用旅游信息。已经有一些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开始推出手机版网站。